本文作者:傅永康

PMP、PMI-ACP、东南大学本科、复旦大学MBA、清华大学EMBA、复旦-香港城大DBA、九三学社社员、《项目管理评论》杂志编委、PMI中国项目管理大奖评委、《PMBOK指南》第七版中文审校组成员。

以下是傅永康老师在2008年发表的系列文章,《从MBA到PMP,十年间两次重要考试回顾(一)[MBA考试篇]》:

今天一早到公司,同许多参加08年9月20日PMP考试的朋友一样,收到了PMI的电子邮件:“Congratulations, you have obtained a PMI credential”,从而得知正式通过了PMP考试,成为PMP一员。尽管从事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已有几年,但一直有心无力去花时间精力准备PMP培训与考试,在几个月前总算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直到今日才算修成正果,心中颇为感慨!回顾准备PMP考试之不易,而本人上一次经历的重要考试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的MBA考试,同样是针对管理领域的考试,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感受。特此写几句,以纪念十年间经历的这两次人生重要考试,以及这十年间自身对于管理这门博大精深的实践艺术的点滴感悟。

MBA考试回顾:

本人94年从东南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最初在建设银行从事了几年IT技术工作。当年在银行的IT工作尽管涉及面很广,经历的项目也不少,但总体来说还是个相对清闲的工作,跟银行的其他部门相比,技术工作并非属于核心业务部门,所以尽管在工作上还算游刃有余,但个人的发展空间实在有限。另外自己对纯粹的技术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与钻研精神,更何况当初大学里读的计算机专业也并非自己的第一志愿,所以有考虑希望借考研的机会,重新回到校园生活,并给自己换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如MBA考试逻辑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干:“考MBA的同志都有志于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由此可以推导出A\B\C\D,从中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等,MBA的培养目标是使学员未来成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而学员通过攻读MBA,有机会为下一步进入更高管理层或优秀的企业铺下一条路,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回报,这可以说是绝大部分考生最初的理想。当然理想和现实总归会有很大的不同,读MBA后的真正收获和读之前的美好理想往往大相径庭,这是后话。

        98年的MBA联考,是第二次全国MBA联考。97年之前的MBA教育现在看来只是少数高校的小范围的试验品。直到97年第一次MBA联考,国家把工商管理教育作为专业硕士学位引入高校学位培养体系,才开始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由于之前社会对MBA的了解非常有限,关注MBA的人并不多,相对而言,97年的考生并不是太多,试题也相对容易。但98年第二次联考,因为有了上一年的基础,媒体上也大肆宣传,报考者就相当踊跃了,但相应的考试难度也开始逐步增加。当年MBA考试共有五个科目,其中语文与逻辑、数学、英语、管理综合这四门为全国统一命题,而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只作为参考,不计入联考总分。就每门科目的难度而言,其实倒真不是太难,但是对于已经工作了几年的考生来说,要在离开学校环境后再把这几门综合起来,并且获得高分,那可也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是专业化分工培养,教学体系里面强调专业,综合知识尤其管理方面知识的提高除非学生自己有兴趣,否则老师未必能提供多少帮助。好在自己从小的兴趣就比较广泛,大学里除了专业课程外,其他感兴趣的诸多方面并未丢掉,毕业后工作的几年里工作压力不大,也有时间静下来多看点书。就MBA各门考试科目而言,总体上自己感觉还是容易把握:语文主要依靠中学阶段的底子;逻辑主要靠个人在数理逻辑方面的悟性,当然如果在大学里面学过数字电路等一类的涉及到与或非等逻辑判断关系的课程也会大有帮助;MBA的数学考试对工科背景考生来说并不高深,一般都好应付;英语只要工作后没有丢掉也应该能应付;政治则只需死记硬背就行。真正的难点在于管理综合,考试核心内容又在管理学基础与市场营销等与实际工作相关内容,这块考试内容如果没有担任过管理岗位,或者没有从事过市场销售工作,或者对管理知识没有系统的了解,要考好其实并不容易。这对像我当时那样之前没有专门系统地学过管理学知识,并且基本上没有多少商业经验的考生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既然是考MBA,就总体而言,上海和北京是首选城市,而复旦和清华可以说是首选学校。尽管清华对于大多数像自己这样工科背景的学生是梦想之地,但我当初报考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复旦。一来上海的城市魅力,二来复旦的人文氛围,三来家庭因素,未来的孩子妈在上海工作。由于当时人尚在南京上班,工作上脱不开身,又不能明着对单位领导说要准备考研,所以只能偷偷地找了位大学同学的公司盖个章去报考,当时由于工作原因也没法像后来很多其他MBA同学那样到复旦来参加考前辅导班,只好主要靠业余时间自己在宿舍里进行考前复习准备。

        考试时间是一月份的全国统一考研时间,专程从南京赶到复旦校园来参加考试。那年的考题难度总体感觉还可以,至少对自己在语文与逻辑试卷中写的一篇关于洋品牌本土化的作文还是甚感满意。但数学有点出人意料地相对难些,同一考场上一位老兄早早交卷令全场侧目,不知此君是何许高人?而另一位MM考完后很难过地在考场抽泣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据说那年复旦MBA的录取分数线是全国最高,录取率大概也就十分之一左右,能在考试中突出重围,收到复试通知书,感觉很幸运。

        复试(面试)时,坐在三位考官面前,简单交流几句学习工作背景之后,考官让我从一盘折好的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试题折纸中随机抽取一张来回答,毕竟是教授们出的题目,抽出一张后一看,题目太偏,居然看不大懂,当时那个汗啊!只好请求更换一题,再抽,还是看不大懂,几乎晕倒。最后只能厚着脸皮请求再给最后一次机会,总算抽出一张有点明白的题目,胡乱回答了一气,看着面无表情的考官,感觉极为尴尬。

        不过相对于考分上线而言,更幸运的是,当年复旦管院是等额录取的原则,只要分数上线,也就意味着被正式录取,所以尽管复试表现再糟糕不过,最终还是收到了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听说后来复旦对MBA采取了差额录取的方式,联考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分数达标是前提,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被录取,而复试现场表现、从业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最终录取的影响力更大。至今想来,对于当时并无多少管理背景,复试表现又如此糟糕的自己,能够顺利地成为复旦MBA的一员,应该说当年还是比较幸运的,否则按现在复旦的录取标准,当年自己在复试时的糟糕表现几乎肯定要被涮下来。

        于是,便辞去在南京的工作,到复旦度过了两年半难忘的读书生活,并顺利地拿到了MBA学位。

作者:清晖创始人 傅永康,发表于 2008-10-3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