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0/47, 当看到这一软考成绩时,我居然浑身发抖,虽然是低分通过,但知道成绩的整个下午,我感觉人在飘,心在跳,久久不能平静。

没有经历过软考,或者是没有经历过软考的失败,你根本无法想象通过软考考试后的那种快乐。这是符合相对论的:过程越痛苦,成功的幸福感越大。

在单位我是一名测试主管,在家我是一位小学生的妈妈。白天没完没了的测试迭代,晚上买菜烧饭管作业。

报名软考,是因为刚参加完PMP考试,陈淑敏老师打的那针强剂鸡血未退,加上中年人对自身知识体系补充完善的渴望。我决定报考信息系统高级管理工程师。结合自身情况和对软考难度了解,凭着在PMP培训中积攒的对清晖的好感,我果断报考了清晖的软考培训班。事后证明,这是明智之选。

但是随着课程的展开,我立马意识到一入深宫深似海,考试范围太广了,看几十页的空洞的书,刷几百道不知所云的题,有时候才能收获那可怜的一分。报软考简直就是给自己找虐。我经历了3次考试,最后一次通过。中途曾多次想放弃。

第一次:45/53/37

三门45分才能通过。下午的论文考试一交卷,我就知道这次凉凉了,我论文字数才1800,离2500的最低要求差太远,直接判定不合格。果然成绩一公布,论文毫无意外挂科。没有足够的项目经验,又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之前以为能记住的摘要和项目背景,一紧张就全忘光,2个小时的临场瞎编,我的内心是流泪的:2500,臣妾万万做不到啊。

我们这届应该是清晖在杭州开办的第一届软考班,清晖从北京邀请了一位软考专家,是一位有专著,有相当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六天的学习中,老师快速串讲了所有章节,并在中间穿插各章节的练习和讲解。

我努力跟随老师的节奏,90%完成了老师的刷题要求。这对我这个有工作有娃的妈妈来说,确实使出了洪荒之力。但遗憾我未能一次通过考试。想到备考2个月时间里的辛苦付出,真心不甘。

其实,这次备考,老师重视选择题的训练,对于论文却不够重视。也许老师觉得论文最简单吧,但论文于我却是弱项,班里学生太多,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正常,我这无脑化的努力,被证明只是事倍功半。

第二次:弃考

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清晖杭州组织了线上教学,并给学员提供了题库便于线上刷题。2018年11月考试,我从9月下旬开始我开始备考。有空就到网上刷一些题。特别提醒自己,论文一定要提早准备,提早背诵,考前一定要烂熟于胸。

但是,记忆力真的很差,想起那个段子:马什么梅、马东什么、什么冬梅。对每段文字的记忆都是记了前面忘后面,记了后面忘前面。

家里的娃作业要10后才能完成,在不加班的前提下,我的学习只能从每晚的10点半以后开始,而第二天早上要六点半起床。在10月中旬的时候,论文还是没记住,想起第一次在考场写论文的无助。我决定做逃兵。

第三次:55/50/47

到了2019年3月,清晖的谢老师又联系到我,说这次线下开课,可以免费上课,要不要来。真是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对学员太认真负责了,点个赞。

清晖这次请来的是美女朱老师。说话幽默风趣。跟上一任老师不同,朱老师选择题,案例题,论文三管齐抓。在每一个章节的讲解中,提点选择题,案例题,论文的重点部分。对于论文,朱老师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为了便于学员领悟,朱老师还亲自写了一篇范文,供学员参考。

虽然掌握了方法论,但是真要提笔写一篇3000字论文,我的懒癌发作了。到了交论文的最后期限,班主任谢老师在多次微信催缴无果的前提下,居然不给我面子,上课时候当全部同学的面说:XX你论文没交。要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立下军令状,表明上交时间。培训机构的老师居然会这么认真负责,说实话,我之前根本没见过。没办法,只能乖乖配合。

按照朱老师的套路,经过几个晚上的斟酌,我将准备好的第一篇论文交给朱老师,朱老师很快就回复,并批复说我的论文优秀,请按这风格准备下一篇。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要知道,我之前最怕论文。既然朱老师都这么说,我于是乘胜出击,又完成了第二篇论文。论文发下来,仍然是优秀。

在胜利的鼓舞下,考前3周开始,每周我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抄写一次论文,并尽量默写。考试前一天,我请假在家背诵论文并默写。对于记忆力不好,智商不高的我来说,只有反复加强记忆,才能避免应试时紧张忘词。

这次备考,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选择题和案例题上,有上两次备考的积累,再加上这次课堂上朱老师提点,我觉得可能问题不大。所以在后期,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论文的准备上。

虽说论文有备而来,但是还是防不住这次论文出题方式的改革,历年是十大知识领域单独考,这次是组合考,完全预料之外。凭着对人力资源论文的记忆,临场发挥了一点成本管理,奋笔疾书,终于在交卷的那一刻,完成大约2500字的论文。47分的论文分,也算差强人意。

软考成绩出来后,虽说有点意外。但是事后仔细琢磨,发现其实也并非偶然。每一次努力付出,都是一次知识积累。当你努力付出到一定程度,通过考试自然是水到渠成。

所以,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还在备考,或者打算准备备考的同学。我并非时间充裕,智商超群。所以本经验也只适用跟我一样忙碌而普通的同学。我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给同伴们一点启发。

1.建议报考考前培训班,老师能给你很多有用的指导,学习方法正确了,套路掌握了,考试范围了解了,考试通过概率大大提高。

2.软考测试范围很广,备考难度很大,备考中遇到各种困难属正常,请坚持学习,即便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也了有胜无。

3.英文不好的同学,在刷题时候,如果看到不认识的单词,请留心记住,不需要掌握拼写,能知道意思就可以。软考中的英文题傻白甜,只要单词大致都认识,题干意思大致能读懂,基本都能做对。

4.准备论文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便于自己默诵,避免考试中紧张卡壳。考前尽量默写2遍。

5.临考试前,不管最后复习得怎样,请一定要说服自己去参加考试,万一过了呢?即使不过,也能为下次考试积攒应试经验。

6.重视考前老师发的复习资料,尽量看2遍,建议考前一两天请假复习。

7.上午的选择题时间相对宽裕。但是也建议留给每道题(除了计算题)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因为很大一部分的选择题,都是可以看完题直接做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选择题,也请快速作答,可先在答题卡上填上你的备选答案,然后在试卷上做好标记。统筹学的5道计算题比较耗时,建议留给每道题的时间是5分钟,如果5分钟之内做不出,考虑用代入法或者排除法。最后剩余的20分钟,留给做了标记的争议题,以及答题卡的涂写检查。

8.案例题会的不会的,都一定要写满,不要留白。一般几分的题就给写几点。可多写,或许能沾上边。

9.论文字数很重要,如果时间来不及构思,第一优先考虑字数上要先到位。

最后,感谢清晖,感谢谢老师,感谢朱老师。也祝2019年11月备考的同学都能顺利通过软考考试。